轉錄自

http://hypnohelping.blogspot.com/2007/10/anchor.html

 

在催眠治療裡, 有一種技巧可以令個案在任何時間有需要, 都能夠回到催眠當中所得到的效果, 這種技巧我們叫作Anchoring, 可以翻譯為"心錨".

心錨其實並不是什麼獨門技巧, 在我們身邊, 甚至在我們身上都會發現一二, 例如有些人吃完飯必定要吸一支煙才算完成一餐, 又例如有些小朋友每晚要媽媽吻一下才能入睡, 這些都是心錨, 心錨是一個動作, 當人做這個動作時就會得到某些情緒.

催眠中利用到心錨, 多數會與正面的情緒掛鉤, 打一個例子, 有個案平時缺乏信心, 下星期將面對一次演講, 催眠治療師會帶他進入催眠狀態, 在催眠狀態下面對一次虛疑的演講, 並從旁增強他的信心, 就在他覺得最有信心的時間, 催眠治療師會給他一個心錨, 教他一個他平時不會做的動作, 例如將食指與母指夾緊, 在催眠狀態下這個動作立即與充滿信心這個情緒結合, 形成一個像錨一樣的連結.

當個案真正立在演講台上的時候, 他只需要做出心錨動作, 這個心錨背後所連結的情緒就會立即充滿身體, 使他充滿自信完成演講.

我也有為自己設定心錨, 在日常生活裡, 我會放一盒糖果在身邊, 自己在糖果盒上寫著"神奇開心糖", 每次遇有不快事時, 我就會打開盒吃一粒糖, 心情立即變換, 回復輕鬆愉快的心情.

負面的心錨大家已在不知覺中設定了很多, 在找出與解除這些心錨的同時, 大家不妨為自己設定一些正面的心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o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