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

http://www.inlpi.com/resource08.html

 

什麼是心錨(Anchor) ?

 

 

 

 

NLP中的心錨(Anchor)是一種改變內心狀態的行為技術。心錨的運作是一種條件反射(conditioning)技術。行為心理學家Pavlov曾經以狗作為這方面的研究,他每次搖響了鈴子,同一時間給狗子最愛吃的食物。當這個過程重複數次之後,在狗的大腦內製造了一條連結鈴聲與食物的神經通道,Pavlov發現每次當他搖起鈴聲的時候,縱使沒有送上食物,狗依然會自動分泌唾液。鈴子的響聲就是一種心錨。(註一)

 

心錨可以分為視覺、聽覺、感覺及嗅覺等心錨。當某人在處於某種心理狀態下(例如興奮、直信、被愛等),在身體上某個特別的地方施行一個剌激,或者用另外一種說法,安裝一個”掣”(button),這個”掣”便會與這種心理狀態連結在一起,每當這個”掣”被按下的時候,那種心理狀態便會再次出現,這是一種感覺型心錨。有關視覺型心錨,例如每當你看見自己在某一項比賽中贏取的獎杯的時候,你會自然地重現那份成功的感覺。又例如當你看見某次旅行的照片,你會自然浮現出當時那種輕鬆寫意的感覺。

 

事實上,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環境中,均有各種不同的心錨在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例如流行曲、廣告、口號、某些字眼等。正確,有意識地在自己身邊環境選擇,製造合適的心錨會對自己的表現會有很大影響。Pavlov亦曾經做過另一個研究學生在不同班房內的考試表現,他指示一班學生在同一班房內學習某種知識,然後把他們分為兩組,A組學生留在原班房進行考試,B組學生被安排在另一班房考試,結果A組學生的成績平均較B組優勝,原因是在原班房內放置了很多有關該種知識的學習素材、書本(當然學生並不可以翻閱!),這些素材能夠作為一種心錨,刺激A組學生大腦更容易回憶起答案。(註二)

 

如果你有觀看功夫大師李小龍(Bruce Lee)在對打的過程,你會發現他往往會發出一些奇怪的嘶叫聲,這些叫聲其實是一種聽覺心錨,刺激他的交感神經系統,使他表現出巨大的力量。

 

因此,心錨是一種身心狀態調控技術。有效的心錨能夠製造出一種資源狀態(Resourceful State),在這種狀態下,當事人能夠更有效達到預期中的目標。我們亦可以運用心錨改變未來要面對的某一事情的內心狀態,亦即改寫該件事情在大腦內的神經網絡。當事人會發現要真正面對該件事情的時候,他的內心狀態以致行為表現會有更理想的效果。

 

設定感覺心錨的程序 :

 

  1. 引導當事人回想過去一個有強烈感覺的經驗(例如充滿自信、成功、興奮等)。
  2. 在對方的感覺開始達致高峰時施行某一種刺激。
  3. 打破狀態(Break State)。
  4. 想像未來要面對的一件事,例如見工、見客、演講等。
  5. 按下心錨,感受該件事情出現怎樣不同的感覺,以及大腦內的圖像有什麼變化。
  6. 打破狀態。
  7. 未來測試(Future Pacing)。

 

設定心錨的秘訣 :-

  1. 該次經驗需要是強烈的。
  2. 時間需掌扼得正確。
  3. 心錨需要安裝在身體上較獨特的位置。
  4. 重復安裝某一心錨的次數愈多,則該心錨會愈持久。

 

註一及註二 :

參考NLP University NLP Practitioner Fundamentals Booklet

參閱NLP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o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